古代汉语虚词研究学习体会
虚词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因为虚词在数量上比实词少得多,但作用却很大,在语言中起着“经络”的作用,所以用不用虚词,用哪个虚词,往往会对整个句子的结构和意思有很大的影响。
一直以来,对虚词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对于古代汉语虚词更是想起来就一头雾水,刚开始接触古汉语虚词时,首先感到困难的就是一个虚词的作用或意义较多,抓不到头绪,经过老师的细致讲解,对它的用法及作用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老师在课堂上介绍了许多有关古代虚词的专业书籍,举了很多具体的例子,逐字逐句、深入浅出为我们进行讲解,对于有些词汇,老师还会告诉我们不同人对它们的不同看法,这些都使我对虚词,尤其是古代虚词产生了以前没有的兴趣,增加了学习好它们的动力。
《辞海》解释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但痛句子的语法结构密切相关。如介词、连词、助词“。虚词不能单独表示一种实物、一种实情或一种事实,不能作句子的主要成份主语、谓语等。
学习虚词,也要注重方法。首先要从理论上,了解它们的演变、分类;其次要掌握重点虚词的用法和作用;最后遇到问题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如虚词的复音化,老师先为我们讲解了虚词复音化的原因,双音虚词与单音虚词的界限,双音虚词(特别是双音副词)在汉以后尤其是魏晋以后 大量出现,但是以后逐渐减少,这个现象的原因等历史问题,后讲解了复音虚词的结构模式,最后着重讲解了“所以”、“是以“、”是故“这几个复音虚词。我明白了复音虚词的形成与复音实词的最大区别莫过于对具体语境的依赖性。对复音虚词的结构模式的分析,必须在大程度上考虑具体
语境的因素。古汉语复音虚词的机构模式可以分为相对构成的和依赖语境形成的。而相对构成的这类里又分为并列式、修限式、述宾式、介宾式、附着式、重叠式;依赖语境形成的这类责分为连用式、连修式、句子凝固式和截取式。主要就对古代复音虚词的分类归类有了清晰的认识。再通过具体例子的分析,对它们的用法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
相信以后再遇到古代汉语中的虚词,我脑海中已经有了一个系统的脉络,不会再觉得无从下手、眼花缭乱了。谢谢老师这些周耐心的讲解,真是受益匪浅。
08501045
邢雅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