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甘肃农业 2007年第12期(总257期) 李秀丽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20) 近十年来甘肃省广大春油菜产区在推广双低杂交油菜方面 取得了显著成效,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已占当地油菜种植面积的 60%以上,单位面积产量普遍比普通油菜品种提高20% ̄30%,油 技术。 一是根据当选的优质高产杂交种的生态特点,确定相应的 高产群体结构,一般种植密度要比普通油菜小一些,如甘肃省河 西地区,留苗45万株/hm。左右,东南部地区以30万株/hm。左 籽品质也有很大改善,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 积极贡献,已经成为甘肃省主要油料作物优良品种更新换代和 依靠科技增产增收的一大亮点。然而,在双低油菜的在实际生产 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例如双低杂交油菜的杂种优势 并未充分发挥,单产高低悬殊较大,高的产量可达4500kg/hm。 以上,低的只有2250kg/hm。左右;在品种选择上不甚严格,有的 双低杂交油菜名不符实,硫苷和芥酸未经严格鉴定,达不到国家 标准,甚至假昌“双低”:在种子质量上,也由于某些制种单位急 右为宜,以保证个体发育良好、群体结构协调,促进杂种优势的 发挥。二是根据杂交种比普通油菜吸肥能力强,耐水肥等特点, 要增施有机肥料、配施磷钾肥,保证养分充足供给,尤其是要增 施适量硼肥7.5kg/hm2~15kg/hm。,对提高杂交种产量有重要意 义。三要改进耕作方式,如精细整地,保持土壤疏松墒情好,有利 杂交一代种子出苗。把撒播和犁播变为机播和条播,实施分次间 苗和定苗,有利杂交种个体发育和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 功近利,制种质量差,大田种植不育株多,甚至高达20% ̄30%, 严重影响产量的提高:还有的耕作粗放,用普通油菜的生产技术 种植杂交油菜,因而限制了杂交优势的发挥,影响了增产增收 等。为了充分发挥双低杂交油菜的增产潜力,更好地为农村经济 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服务,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供广大农村技术 干部和农民朋友参考。 一三、实施产业化生产,提升双低杂交油菜生产水平 实施产业化生产已成为当前发展农业生产重要趋势,它不 仅能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还能提升产业的生产能力。双低杂交 油菜生产也不例外,根据甘肃省农村实际情况,应逐步实施以 “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模式。政府农业部门必须积极调研, 统筹规划,只要大力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协调各方关系,规范 生产技术,优惠供应农资,实行订单农业,必能进一步提高双低 杂交油菜生产水平。 、切实选好优良的杂交品种 一要认真选好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高产杂交种,芥酸不得 高于3%,硫苷含量不得高于30 l-t mol/g,单位面积产量高于一般 四、重视双低杂交油菜的综合利用,提高总体生产效益 双低杂交油菜是目前国内外发展的新型油菜品种,从茎叶 到种子,从油品到饼,全身都可以利用,而且均有较好的营养价 推广品种10%~15%以上:二要考察和检测制种质量,千粒重要 求3.5g以上,发芽率达到85%以上,恢复株率达到95%以上;三 要对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必须进行适种区域试验,测定适种范围, 以免造成意外生产损失。 值。杂交种生产的种子既可作商品油籽榨油,又可复种作饲草: 饼基本无毒,蛋白质含量高,可直接作家畜家禽饲料或加工配合 饲料;油菜茬口又好,可用地养地相结合。总之,重视双低杂交油 二、根据杂交油菜的生物学特性改进栽培技术 双低杂交油菜的主要特点是营养器官生长旺盛,光合作用 能力强,生育潜势(即生育过程中各器官功能发挥的程度)比普 菜的综合利用,不仅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意义,而能有效 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优质油菜生产的新发展。 通油菜高40% ̄50%,同时在产量形成的过程中,呼吸消耗强度 低,干物质积累多。另外,杂交种本身吸肥能力比普通油菜强,但 利用率高,对硼肥要求特别敏感,因此目前要着重改进一下几项 (编辑田庆林) GansuNongye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