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综述* 国内空分设备企业投资气体产业现状及分析 童 俊 (浙江工业大学MBA教育中心,浙江省杭州市朝晖六区 310014) 摘要:介绍国内空分设备企业、气体市场以及空分设备企业投资气体市场的现状,分析国内 空分设备企业投资气体产业的市场机会、竞争态势和存在问题,展望国内空分设备企业在工业气 体领域的发展前景,并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空分设备企业;工业气体;设备制造;气体供应;投资 中图分类号:F407.4 文献标识码:A Current status and analysis of investment of domestic air separation plant manufactures in gas industry Tong Jun (MBA Education Center,Zh 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aohui 6th Area,Hangzhou 310014,Zhejiang,P.R.China) Abstract:Here,the domestic air separation plant manufacturers,gas marke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investment of the said manufacturers in gas market are briefed,the market opportunity,competition pattern and the problems of the said investment are analyzed,their development prospect in industrial gas is predicted and some proposals on their development are raised. Keywords: Air separation plant manufacturers; Industrial gas; Equipment manufacture; Gas supply; InveStment 1绪论 工业气体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之一,它涉 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息 由此形成工业气体市场。 伴随着空分设备的诞生,工业气体进入了产业 化的缓慢进程,在最初的二三十年问,世界范围内 息相关,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 业气体通常被称为“工业的血液”,而制造气体的 空分设备就被形象地称为工业血液的“心脏”。 使用工业气体的领域还很狭窄,仅仅局限于冶金行 业和材料加工等。到了上世纪20、30年代,工业 气体产业的雏形才逐渐显现,德国林德公司 (Linde)、法国液化空气公司(Air Liquide)开始从 空分设备及其制造企业作为工业气体产业链上 的两个主要环节,在工业气体产业的发展进程中, 一小规模的工业气体业务起步,逐渐发展到区域性的 大宗气体供应。二战之后,特别是区域管网供气业 务的迅速发展,工业气体实现了由多套空分设备联 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空分设备企业为市场 提供成套的空分设备,空分设备将空气中的氧气、 氮气和氩气等分离出来,并提供给有需求的用户, 收稿日期:2009—12—01;修回日期:2010.02。09 网向多个用户的稳定供应。 作者简介:童俊,男,1978年生,工程师,2000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现就读于浙江工业大学 MBA中心。 ・ 29 ・ 当前,世界气体市场仍然由德国林德公司、法 国液化空气公司和德国梅塞尔公司等少数跨国气体 公司所垄断,占世界气体市场总份额的70%以上。 这些跨国气体公司共同的特点是:大多从空分设备 企业发展而来,从最早的仅制造设备,发展到既制 界空分设备巨头之间的交流渐渐频繁,相互到各自 的工厂参观考察和学习,国内空分设备企业慢慢熟 悉国外空分设备企业提供外包供气服务的方法和流 程,对进军气体产业有了最初的想法。但在当时市 场经济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国内用气企业“小 而全,大而全”的意识较强,气体供应主要还是采 取自给自足的方式,根本没有气体外包的想法和意 造设备又供应气体,而目前有的已经停止制造设备 只供应气体。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上了 愿。在工业气体市场没有形成前,单靠空分设备企 快车道。也就是这个时期,国外空分设备企业开始 通过合资或合作等方式进入中国空分设备市场,并 把外包供气模式带到了国内。进入上世纪90年代, 国内一些用气单位开始改制,并且接受了气体外包 服务理念,国内开始出现独资或者合资的气体公 司。2000年以来,国有和民营资本开始进入气体 市场,中国的工业气体产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2 国内空分设备企业投资气体产业现状 2.1 投资背景 直到上世纪80、90年代,国内空分设备行业 一直保持着“八厂二所一公司”的格局,但随着市 场竞争加剧,尤其是国外公司大举进入中国,空分 设备行业固有格局被打破,杭州制氧机集团有限公 司(以下简称:杭氧)、开封空分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开封空分)、四川I空分设备(集团)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川空)确立了市场优势, 尤其是作为行业排头兵的杭氧,始终牢牢占据国内 大型空分设备市场的半壁江山,有能力通过国际竞 争争取合同。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60000 m0/h、 日照盈德气体有限公司60000 1T10/h和大唐国际发 电股份有限公司58000 IT/0/h空分设备等代表国产 最高水平的60000 I13.0/h空分设备,就是杭氧在同 国外空分巨头竞争后取得的合同,并都已一次顺利 开车成功。从行业销售收入来看,杭氧也凭借 50%左右的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于其他企业。 2007、2008年我国空分设备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 情况见表1 j。 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空分设备企业既是中国 气体产业的设备提供者,又是气体产业的见证者和 参与者,为气体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理应 成为中国气体产业发展的先行者和中坚力量,但由 于历史和现实造成的种种原因,未能如人所愿,发 展过程也不尽如人意。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空分设备企业与世 ・ 30 ・ 业的力量去推行气体外包这种供气方法,是无法完 成的。 表1 2007、2008年我国空分设备企业 国内市场占有率(按销售收入计算) 排名 企业名称 2007年市场 企业名称 2008年市场 占有率 占有率 l 杭氧 41.02% 杭氧 45.79% 2 川I空 20.O2% 川I空 20.33% 3 开元空分 8.O8% 林德(杭州) 7.77% 4 开封空分 7.11% 开封空分 7.48% 5 液空(杭州) 6.22% 开元空分 5.81% 6 东京空分 4.88% 东京空分 4.678% 7 林德(杭州) 4.83% 黄河空分 4.08% 8 黄河空分 4.49% 苏氧 2.83% 9 苏氧 2.11% 邯氧 0.64% 10 邯氧 O.86% 哈氧 0.58% 注:开兀空分为词南开兀空分集团有限公司,液空 (杭州)为液化空气(杭州)有限公司,东京空分为开封东 京空分集团有限公司,林德(杭州)为林德工程(杭州) 有限公司,黄河空分为开封黄河空分集团有限公司,苏氧 为苏州制氧机有限责任公司,邯氧为邯郸制氧机厂,哈氧 为哈尔滨哈氧制氧机有限公司。 进人上世纪90年代,国外公司通过和国内空 分设备企业合作生产空分设备等形式,大举进人中 国空分市场,并按照“先供应气体,后供应设备” 的营销方式,逐渐向国内用气企业灌输气体外包理 念,即便供气不成,退而求其次,为其提供空分设 备。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空分设备市场份额,特别 是大型空分设备市场份额被外资企业占领,挤压了 国内空分设备企业的生存空间。国外空分设备企业 带来的供气模式,既可以推销设备,又可以常年不 间断地供应气体,可谓旱涝保收,这给饱受经济周 期影响的国内空分设备企业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经营 理念。国内空分设备企业进军气体市场的想法再度 被激发,并且有了行动的动力。由此加紧了对气体 投资的研究,研究如何获得资金和项目、如何进行 项目建设、如何运行以及如何销售产品等等,这些 都成为国内空分设备企业关注的重点。 2000年以来,国内空分设备企业进入气体产 业的想法,经过多方面的论证及随着条件慢慢具 备,已开始逐渐付诸行动。投资资金主要依靠企业 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解决了资金问题,自己手中 又拥有设备的优势,空分设备企业终于可以进军气 体产业,并且一展身手。 2.2投资现状 目前,国内空分设备企业开展气体业务的企业 主要有两家:杭氧和川空,开封空分进入气体产业 的战略已于2007完成规划,但目前还没有实质性 动作。2003年,杭氧在杭州建德投资成立了建德 杭氧气体有限公司,为杭州钢铁集团公司在建德的 一个不锈钢项目提供氧气。随后的几年,杭氧先后 在湖北、河南、吉林、河北、江西、波兰等地,通 过收购、新建和合作新建等方式投建了7家气体公 司,投资额近l0亿元。2007年,杭氧把“发展气 体产业,实现空分设备和气体经营良性互动”作为 企业的发展方向,2008年气体产值突破亿元,气 体产业已经初具规模。 川空涉足气体市场开发也已有多年,曾先后在 重庆永川、江苏溧阳、山西长治和广东等地组建气 体公司。2007年,川空投资组建了山东淄博鲁川 气体有限公司、河北保定定州旭阳川空气体有限公 司,并对长治川空气体有限公司进行了扩建。2008 年3月组建了内蒙古川空霍煤双兴气体有限公司, 投人建设1套46000 m /h空分设备。2008年还签 订了1份8300 m3/h的工业气体供应合同。 国内空分设备行业中的其他中、小型企业,则 仍然专注于设备制造,通过在中、小型空分设备市 场的争抢,提高企业的规模和竞争力。 2.3 主要特点 尽管国内空分设备企业已经涉足气体产业并取 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并不理想。首先,气体产业区 域性很强,空分设备企业并没有触及中国工业气体 的重点区域或者重点生产企业。与外资企业在中国 气体市场大肆抢夺地盘相比,国内空分设备企业才 仅仅尝到了餐前点心。其次,国内空分设备企业投 资组建的气体公司的质量和规模不是很理想,运行 也并不顺利,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工程延期、回报不 理想等情况。 当前国内空分设备企业投资气体产业的主要 特点: 2.3.1发展较晚,进展不大 国内空分设备企业投资气体产业,最早开始于 2003年,只有短短6年时间。相对于国外已经发 展了100多年的气体企业来说,只能算是处于蹒跚 学步阶段。在这期间,国内气体市场正处于高速发 展阶段,气体市场规模已经从2003年的100多亿 元发展到2008年的近550亿元。而对于国内空分 设备企业来说,虽然从自身角度来看,进军气体产 业已经取得了质的突破,但相比这个高速发展的市 场,仍然是不足为傲,进展不大。 2.3.2有所突破,但仍以设备制造为主 国内空分设备企业经过多年的准备和积累,终 于迈出了进军气体产业的第一步,并且达到了一定 的规模,完成了在气体领域从无到有的过程,实现 了历史性的突破。但与跨国公司相比还存在明显的 差距,国内空分设备企业的气体规模和收入,还没 有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形成支撑,没有达到设备制 造和气体供应的良性互动。而国外空分设备企业 90%以上的收入是由气体供应创造,而仅仅不到 10%的收入由设备制造创造。国内空分设备企业要 想举起振兴民族工业气体的大旗,改变单一依靠设 备制造的模式,变卖“奶牛”(设备)为卖“牛奶” (气体),走上设备制造和气体供应一体化的道路, 还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2.3.3发展速度仍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 国外气体巨头凭借强大的资金和技术优势,把 目标客户选定在国内一线用气企业和单位。而目前 国内空分设备企业投资的气体项目还仅限于一些中 型的冶金和化工企业,一般属于二线用气单位,对 大型一线用气企业和区域市场核心企业的气体投资 仍然没有取得突破。这也是制约中国空分设备企业 做大、做强的一块短板。 虽然经过近10年的发展,国内企业在气体市 场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离市场的要求仍有很大差 距。目前在中国气体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国外 ・ 31 ・ 气体企业,其所占的市场份额大大超过国内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企业在气体市场的占有率仅为 10%,国内企业开展气体业务发展仍处于初级阶 段,至今还没有一家企业能与外资企业抗衡。对于 中国的空分设备企业来说,接下来的工作应该是紧 跟世界空分设备企业的发展潮流,加快进军气体产 业的步伐,尽快达到设备制造和气体供应的一体 化,最终实现设备制造服务于气体产业。 3国内空分设备企业投资气体产业的机会 3.1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是投资的好时机 近年来,中国经济基本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 长,即便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GDP 也能保持8%以上的增长,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 二的成就,中国已然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 按照工业气体产业增长速度通常是GDP的1.5~2 倍来计算,中国工业气体的年增长率将达到12% 左右,明显高于世界其他市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 气体市场。经济的增长会带来很多好处:首先,经 济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蓬勃发展的机会,企业便会 创造更多的利润,使企业有能力进行投资;其次, 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动相关产业的投资。可以 说,当今的中国是各项投资的乐土,这可以从中国 多年来一直作为世界最大投资目的地国的地位得到 验证。经济的发展更使气体产业受益匪浅,气体相 关产业扩大投资,必然要增加对气体的需求。所以 说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也是进行气体投资的最好时 机。 3.2从气体市场角度看,是最好发展阶段 气体产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从历史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工业气体增 长率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呈现正相 关关系。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预示着气体产业发展 的春天来临。中国工业气体市场本身起步比较晚, 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市场容量扩大很快,发展速 度也很快,是最好的发展阶段,后续发展还有很大 的空间,有利于进行气体市场的投资。根据中国工 业气体协会披露的信息显示,我国气体市场是一个 新兴市场,自2000年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05 年工业气体总产值为360亿元,2007年达到455 亿元(如图1所示),占世界气体市场的10%左 右,且需求量将以每年12%的速度递增,预计 ・ 32 ・ 2016年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 。 图1 2003--2008年中国工业气体销售预 高速发展的市场,为具备实力的气体公司提供 了很多发展机会,只要明确发展方向,找准投资模 式,就能在这个大市场上获得发展,这也是当前气 体公司百舸争流的一个原因。这种市场普遍繁荣的 特征,说明气体产业正处于最佳发展时期,有利于 投资。 3.3从企业自身角度看。是最佳转型机会 中国空分设备市场的容量,每年基本维持在 100亿元左右的规模,产业规模不大,特别像杭氧 这样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已经在50%左右,发展 空间受到严重制约。并且,空分设备企业所生产的 空分设备,主要应用于冶金、化工等国家重大基础 产业,受国家政策和经济周期性变化的影响较大, 企业也呈现出大小年现象,发展不平衡,企业必须 寻找新的增长突破口。国外空分设备企业进入中国 并引发国内气体市场的大发展,为国内空分设备企 业发展打开了一个窗口,中国空分设备企业进军气 体产业成为一种必然。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中国空 分设备企业正由制造设备向既制造设备又供应气体 的方向转型。由于当前气体市场处在发展的初期阶 段,正是中国空分设备企业实现转型的最佳机会。 可以说,发展气体产业,是国内空分设备企业生存 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设备制造和气体供应 “两条腿走路”的战略举措。国内空分设备企业要 和世界其他空分设备企业一样,最终实现设备制造 和气体供应一体化,设备制造服务于气体供应。 3.4从服务对象来看,顺应了市场的需求 外资进入中国以前,市场上用气企业改革气体 供应模式意愿不强,空分设备企业等潜在气体公司 发展供气服务的积极性不强,工业气体市场还未在 真正意义上存在。外资的进入,把国外百年外包气 体服务的先进理念带到了中国,打开了中国工业气 体市场的大门。从用气企业自身来看,随着市场经 济理论的深人人心,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化,“大而 全,小而全”的思想正逐渐被人们所丢弃,气体供 应社会化正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用气企业愿意 将制氧厂(车间)从主业分离出来,像买水、买电 一样向专业气体公司购买气体。这一转变也给国内 企业注入了强心针,国内空分设备企业感受到了市 场和竞争对手的双重压力,纷纷学习、效仿这种服 务方式。可以这样说,外资企业带来的外包气体服 务理念,使国内空分设备企业猛然醒悟,并以更加 积极的态度满足市场的需求。 4当前国内气体市场的竞争态势 4.1 国外气体公司处于主导地位 目前,在中国工业气体市场上,国际六大气体 公司都已悉数进人中国,包括德国林德公司、法国 液化空气公司、美国普莱克斯公司(Praxair)、美 国空气化工产品公司(APCI)、日本大阳日酸公司 (Nippon Sanso)和德国梅塞尔公司(Messer),其 中林德公司于2006年9月收购了老牌气体公司英 国BOC公司,从而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专业化气 体公司,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欧元。3家主要工业 气体公司2009年上半年披露的经营数据见表2。 表2 三大工业气体公司2009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及净利润 亿欧元 国外主要气体公司 销售收入 净利润 林德公司 54.8 2.74 液化空气公司 59.4 5.96 普莱克斯公司 21 2.99 国外气体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同样占据主导地 位,增势不减。2008年,林德公司在中国工业气 体市场的增长率是28%,同年液化空气公司则实 现了销售额增长30%。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 内已经开发的气体市场占整个市场需求的30%~ 40%。而这部分已经开发出来的市场,已有近 90%被大型外资企业所掌控。2008年国内工业气 体需求量在550亿元左右。按照上面的统计数据, 已经开发的外包供气市场达到165亿元~220亿 元,其规模已经超过了空分设备的市场需求。这么 大的市场,国内企业仅仅占有10%左右的份额, 处境十分尴尬 3 J。 4.2民营资本异军突起 在民营资本进入气体领域的进程中,盈德气体 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盈德气体)最具代表 性,其总部位于上海,前身是湖南盈德气体有限公 司,成立于2001年10月,注册资金24600万元, 是中国第一家气体投资公司,主要为中国钢铁业提 供工业气体。盈德气体成立之初的两年内在江苏淮 钢集团等处投资了4套15000 m0/h以上的大型空 分设备,而且全部投资在民营企业里。目前已将业 务扩展到全国8个省份、1个自治区及1个直辖市 (湖南、江苏、广东、陕西、山东、河北、山西、 贵州、内蒙古及天津),并在中国已经拥有了完善 的全国性气体供应网络:20套目前营运中的工业 气体生产设施及另外12套建设中的工业气体生产 设施。在上海、湖南、浙江三地设有办事机构。截 至2008年年底,总装机容量超过36万m /h,运 行的单套空分设备产能从16000~60000 rn0/h不 等,最大单个气体生产工厂的产能为12万m /h。 盈德气体成立伊始,就与杭氧签定战略协议,在投 资气体产业时,优先采购杭氧的空分设备。 根据盈德气体2009年公布的数据:盈德气体 2009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17亿元,毛利润 3.31亿元。盈德气体于2009年10月8日在港交 所上市,本次IPO共发行4.52亿股,每股发行价 7港元。盈德气体2006--2009年上半年盈利情况 见表。 表3盈德气体2006--2009年上半年盈利情况表 亿元 年度 2006拄 2007正 2008矩 2009上半年 营业收入 4.85 7.84 14.12 9.17 毛利润 2.28 3.2 5.84 3.31 4.3 各种类型企业竞相进入工业气体市场 中国工业气体市场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各行各 业的企业争相进入该领域。在工业气体零售市场发 达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华中等区域, 涌现出大量个体气体小公司,并都已经完成了资本 的原始积累,有向大型供气发展的趋势。还有原大 型钢铁公司制氧厂发展而来的气体公司,如宝钢金 属工业气体产业公司和武汉钢铁集团氧气有限责任 ・ 33 ・ 公司等等,主要是经营自有空分设备。此外,最近 有一个新动向,就是一些资金富足的机械企业和工 程企业也在进行气体投资。 总之,当前国内气体市场的竞争格局,可以总 结为外资主导,内资百舸争流,气体市场在大发展 的同时,风险也在慢慢积聚。很多入市企业并没有 认识到投资气体产业的高风险性,特别是那些为资 金寻找出路的企业,盲目进入气体市场,而没有认 识到气体产业的高投入、高技术和高危险的特性, 风险更大。 5国内空分设备企业在气体产业投资中存 在的问题 5.1 市场经验欠缺,没有形成规模优势 对国内空分设备企业和气体企业来说,气体市 场仍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一个摸索的过程,并 且投资经验也不丰富,对投资方式和方法也有个认 识学习的过程。这些欠缺表现在市场上,就是目标 不明确,有项目就争,有合同就抢,跟风投资现象 明显。甚至每一次空分设备竞标,都相当于召开一 次工业气体行业会议,有点规模的企业都会到场。 投标方案也不够灵活,没有国外气体公司应变反应 快,项目争取的难度很大。其实,不同的行业对气 体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有的行业对气体的稳定供应 要求很高,而对价格的敏感度不高;有的行业对价 格敏感度很高,而对纯度要求又不高,等等。此 外,不同的投资模式风险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收购 现有空分设备的投资模式,风险最小,但回报不 高;收购现有空分设备再加新建设备,风险就会增 加;如果完全是新建空分设备,风险就会比较大。 这些不同点都需要企业在进行投资时重点考虑。 市场经验的欠缺,没能在一定时期形成规模优 势,是当前空分设备企业发展工业气体产业的软 肋,阻碍了气体供应和设备制造联动发展的进程, 空分设备企业仍然依靠设备制造一条单腿走路,这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士气。 5.2人才投入不足,制约了发展后劲 空分设备企业对气体投资人才的培养一般都和 投资项目配套进行。通过一个投资项目,培养一批 人才,然后这些人才又会被派去负责另外一个投资 项目,实行投资项目和人才滚动发展。这样的好处 是人尽其用,人才的使用达到最大化,没有造成人 才的浪费。但弊端也明显,就是后备人才储备不 ・34・ 足,战略性、研究性人才缺乏,这也影响了中国空 分设备企业进行气体投资的发展速度。 5.3融资渠道不畅。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按照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的现状,民营企业很难 在银行融到资金,个体商户更难。加上市场融资渠 道也不是很畅通,虽然有些企业可以通过在境外上 市进行融资,但成本很高,所以融资问题仍然是制 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拦路虎。国有大型空分设备企业 虽然处境较为好些,有一定量的自有资金,也较容 易得到银行的支持,但相对于气体产业的巨大资金 投入而言,依靠企业自有资金显然不够,从银行获 得资金的成本也不低,必须通过其他市场手段获得 资金,所以上市建立市场融资平台就显得尤为重 要。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空分设备企业还没有一 家上市公司,只有杭氧已经递交了上市申请材料。 融资渠道的不畅,使空分设备企业发展气体产业的 空间受到严重限制,这也是前期发展缓慢的一个原 因。 5.4市场竞争激烈,竞争水平不高 目前,大部分国内企业气体产业的战略目标不 明,造成市场竞争激烈,甚至无序竞争。竞争的手 段依然是压价,谁要的价格更低,谁就能中标。这 种低水平的竞争,只会损坏气体产业的整体利益, 超低的价格,必然使投资的资金减少,资金减少又 带来设备投入不足,其结果是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能耗、安全等指标很难得到保证,为气体产业的发 展埋下了隐患。 国内气体企业经过近1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 足的进步,在规模上、能力上都已今非昔比,但也 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发展不平衡,起点不高,发展 的基础还很薄弱。这些问题,都需要国内气体企业 很好地研究设备,并用发展的眼光去解决发展中存 在的问题。 6国内空分设备企业投资气体产业的前景 展望及建议 6.1 前景展望 作为工业气体领域中坚力量的国内空分设备企 业,特别是国有大型空分设备企业,拥有强大的技 术实力和充足的资金,又有近60年空分设备研发、 制造、运行维护的技术积累,并且通过近年来对气 体市场的摸索,培养了一批气体市场运行、管理和 服务人才,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发展气体产业的产 业链条。虽然在现阶段,国有大型空分设备企业进 入气体产业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还没能在市场上形 成气候,但是一旦资金和人才条件成熟,空分设备 企业就会在气体市场上厚积薄发,成为市场的主流 企业。 展望空分设备企业在气体市场的发展前景,可 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6.1.1 空分设备企业将发展成为气体市场的主流 企业 纵观历史和现实的发展经验,目前世界上最大 的几家气体公司都是空分设备企业发展而来的。这 和气体产业特性有关,气体产业最基础和最核心的 部分就是空分设备,而空分设备只有空分设备企业 才能够生产制造,在发达的气体市场中,空分设备 企业往往掌握着市场的主动权,是市场的决定力 量。在中国气体市场上,也同样遵循这种规律,随 着空分设备企业进入气体市场,空分设备企业在气 体市场的主动权会越来越大,最终将成为工业气体 市场的主流声音。 6.1.2 空分设备企业将成为气体市场整合的主体 气体产业的高度专业化特征,预示着产业集中 度偏向于最专业的企业,产业整合就不可避免地发 生。2006年林德公司收购英国BoC公司,这是林 德公司全球战略的一部分,林德公司借此加强了它 在气体市场的力量。下一步,林德公司将考虑出售 其和气体产业不相关的部分,以便更专注于气体产 业。当前中国的气体市场,呈现着百花齐放的格 局,但许多民营气体公司的发展遇到了瓶颈。许多 用气企业也乐意接受外包供气的模式,行业外资源 和行业内资源都在向专业的企业伸出橄榄枝,国内 空分设备企业要抓住市场的机遇,成为市场整合的 主体。 6.1.3 气体市场的集中度将向空分设备企业靠拢 气体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由一 套套价值不菲的空分设备组成,只有进行集约化经 营,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潜能,降低运营成本,从 而提高效益。任何一套孤立的设备,不论是运营成 本还是运营的可靠性,都处于劣势。随着气体市场 的成熟,必然会向集约化发展,市场的集中度将大 大提高。对于空分设备企业来说,可以通过不断研 发出技术先进、能耗低的空分设备,来不断提高自 身在气体市场的竞争力。根据市场优胜劣汰法则, 那些落后的、竞争力不强的企业最终会被市场所 淘汰。 6.2 发展建议 国内工业气体市场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国有和 民营资本、专业和非专业企业都已经进入到了工业 气体领域,解决了国内企业做与不做气体产业的问 题。当前,气体工业历史发展的脚步又落到了一个 关键点,国内企业该如何做大做强,已经摆在了当 下企业决策者的面前。要发展好国内气体产业,就 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 6.2.1 明确战略规划,优选投资模式 除了联合、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空分设备 企业还应该把战略规划摆在首位,明确市场定位、 市场目标。在从设备制造向设备制造和气体供应一 体化的转型过程中,分步制定发展规划,逐渐培育 新的增长点,摆脱单纯依靠设备制造的不利局面。 投资的行业领域要有所侧重,切忌跟风投资、盲目 投资。在投资模式的选择上,新人行企业要认清各 种投资行为的风险程度,尽量选择风险较低、见效 较快的项目,不断积累成功经验,逐渐由小到大、 由大到强,避免过多选择风险较大或者不确定因素 较多的项目。 6.2.2畅通融资渠道,保证资金供应 一个气体投资项目就需要几亿元、十几亿元的 资金,资金使用量很大,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只依靠 自有资金进行投资行为,必须通过金融机构以及金 融市场获得资金。在融资渠道的选择上,也要有多 种选择,避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在充分通 过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的同时,要积极通过金融市场 融资,实现融资市场化,为气体投资提供资金保 障。 6.2.3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储备 空分设备企业投资气体产业,需要培养大量的 人才,建立一支自己的人才队伍。特别要储备熟悉 产业特征的研究性人才和熟悉行业市场的战略性人 才。空分设备企业只有明确了气体产业的发展方 向,掌握了气体市场的发展规律,才能在发展中抢 得先机,赢得更大发展。 6.2.4促进强强联合,完善产业链条 在工业气体产业的发展方向上,国外气体巨头 已经提供了很好的榜样,通过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气 体产业链,做大、做强气体企业。在国内气体市场 ・ 35 ・ 上,空分设备企业要以技术、资金为先导,联合当 前气体市场主要力量,结束目前散而乱的市场格 局,完善整个气体产业链。一个企业在气体市场的 竞争力,归根结底要看能否为用户提供安全稳定、 体产业的步伐,在市场上尽早形成规模优势。 参考文献: [1]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气体分离设备行业分会.气体 分离设备行业统计年鉴(2007、2008)[R].北京:气 体分离设备行业分会. 优质价廉的产品气体。其中,气体的价格又是主要 影响因素,而气体的价格取决于空分设备的能耗和 [2]邢国栋.工业气体在中国发展展望[c]∥中国工业气 设备的利用率,所以说,设备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决 体工业协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工业气体 定着投资行为的成败,这也说明空分设备企业对于 工业协会,2006:10,13. 气体产业的重要性。空分设备企业和以生产销售为 [3]一体化:国内空分产业的脱困之路[M/OL]中化新 主的气体公司实现强强联合,就能有效弥补双方的 网(2009—05 21)http://www.ccin.corn.cn/front/ 不足,整合双方的优势,完善产业链条,突破地域 home/templet/default/Show Article.isp?id=75559 和发展空间的局限,从而加快空分设备企业进军气 ※ ※ ※ 普菜克斯(惠州)工业气体有限公司获药品GMP认证 2010年1月18日,普莱克斯中国全资子公司——普 药品GMP认证是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 莱克斯(惠州)工业气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莱克斯 用的一套非常严格的认证系统,由一系列药品制造方面的 惠州),获得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GMP 强制性标准组成,包括质量、生产管理、卫生、安全、设 (优良制造标准)认证证书。获此认证,使普莱克斯惠州能 备以及运输等等。作为一家工业气体企业,普莱克斯惠州 直接向医院以及经认证的经销商销售医用氧(液态)。 在运作及人员管理等各个领域都付出努力以确保达到这些 在普莱克斯惠州之前,普莱克斯中国公司已经在其绝 严格的标准。普莱克斯惠州位于广东省惠州大亚湾石化工 大部分经营业务的地区获得GMP认证,包括上海、北京、 业区,生产液氧、液氮和液氩等。 江苏以及广东等省市。 本刊 普莱克斯为索普醋酸装置供气 2009年12月4日,索普一普莱克斯6O万t/a醋酸造 所有流程全线贯通,项目全面投产。项目达产后,可以年 气工艺技术改造项目暨80000 m /In空分设备竣工投产典礼 产一氧化碳2.76亿m0,联产甲醇54万t,预计可新增销 在江苏省镇江市举行,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 售收入19.56亿元、利润3.9亿元,上缴税金1.96亿元。 江苏省副省长史和平等领导出席典礼并致词。 普莱克斯此次投资8000万美元建设的80000 m /h空 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索普)是目 分设备,是迄今亚洲最大的单套空分设备,与先进且低成 前国内最大、世界第三的醋酸生产企业。索普60万t/a醋 本的煤气化工艺集成,为索普醋酸装置提供原料。 酸造气工艺技术改造项目采用先进的水煤浆气化技术生产 普莱克斯中国区总裁周希龙透露,普莱克斯还将在安 合成气,在分离出部分一氧化碳后,富余一氧化碳与氢气 徽省无为县为华谊集团类似的煤气化应用项目建造另一套 联产甲醇,从而实现煤资源最大限度的科学利用。该项目 日产3000t氧气的空分设备,将于2011年初投产。 是索普历史上最大的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28.2亿元,于 本刊 2007年6月30日开工建设;2009年9月底建成;10月底, ・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