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探索2014年8月(上)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史晋发 (江苏省苏州市昊中区职业中学,江苏苏州215007) 摘要:我田高度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环境下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优化整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正确使用多媒体。优化物理课堂教学。常见的多 媒体有文本、图形、图像、声音、音乐、视频、动画、和其他形式,使表现的信息图文并茂,重燃了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 时代的呼唤,促进学生的观察和理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新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真正体现创新精神。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通 过教学过程各种要素的重蛆,带来与时俱进的同步的发展,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多媒体教学在吸引学生兴趣、优化教学方法、增加课堂容 量的独特优势。同时建立了教学的四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多媒体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和相互联系。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课程;实践研究 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现代信息技术 现、重点、难点、练习巩固、拓展提升、课 造一个深入学习、协作研究、成果发布的场 与学科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世 界上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开 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1985年美国教 育项目中提出了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的思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加拿大研 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充分体现这 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教与学是人 类永恒的教育现象,探索现代科学技术环境 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找到一条整合的创 新之路,指导学生依托网络资源,深化物理 知识的内涵,极大地拓展物理学科的外延空 间。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活动中,培养学 生的认知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 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在“主导——主体” 教学理论指导下,如何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 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参加 真正的认知和建构更有意义的知识。我们选 择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优化整合的教育 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信息化。建设丰富 的教育信息资源库,是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 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将网络教育资源的主 题教学实验研究,不断归纳和总结,能够形 成有效的教学策略体系、教学模式系统。 在教学实践中,物理多媒体作为新的教 学手段与辅助工具。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 端,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 的、有趣的、视觉和声音动听内容,加强学 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影响 人们的认知对象的想象力。利用多媒体技术, 可使教学活动能够突破时空两方面的限制, 宏观世界的博大和微观世界的复杂都能直 观的显示。促使许多抽象微观的知识具体形 象化。只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科 学有效地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使课堂 教学焕发了光彩。 一、瞄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让 信息技术辅助物理教学 信息技术可以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情 感的激励工具,丰富教学环境的创建工具, 我们只有将他合理的应用到物理教学过程 中,让信息技术和各个教学环节整合,产生 新的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导人、呈 堂小结、作业布置的所有方面,学生的物理 技术能力在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课堂 教学中不断提高。丰富了传统的学习内容, 使教材“活”起来。例如,用课件显示正、 负电荷的电力线,表现“正电荷如太阳光线, 负电荷万箭穿心。”用课件显示物体的惯性, 表现“惯性不信牛,宇宙万物有。”显示内 燃机的工作原理,模拟微观粒子的热运动、 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优化实验教学的效 果,突破学生理解的难点。通过多媒体视频 回放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神舟十号”、宇航 员的太空生活。边播放边讲解边提问,学生 不知不觉地体验、学习、思索着超、失重现 象。加深印象,巩固学习知识,效果是非常 明显的,解决了思维难度和强度。深化对科 学学科的理解。准确把握信息技术与物理各 环节的整合,让学生面对学习活动充满期待 和自信。 二、突出物理学习具有实践性、开放 性、互动性等特点 多媒体计算机使课堂教学更加具体、生 动,直观和快节奏。例如:对于“Lc电磁 振荡电路”的振荡过程分析,使用电脑的动 画功能,显示随着电容器充放电的进行,LC 回路中的电场能和磁场能之间的周期性变 化,振荡电路的大小和方向变化的全过程, 安全逼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 学习过程中高度集中精力,思想高度活跃, 求知欲很旺盛。例如:在“凸透镜成像规律” 这节课中,学生们遵守多媒体动画课件,由 物体成像变化找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本质, 再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主动记 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参与完成教 学。同学们能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学得轻 松、愉快。对新知识学习的更好,掌握也快。 在粒子散射的原子物理教学中,具体的实验 是不可能的,我们决定利用多媒体模拟粒子 散射的过程,老师边播放边讲解,学生听起 来也轻松,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关注计算机和网络的实际应用, 融合多学科知识,体现了时代的特征 学生学习离不开社会的实际环境,也不 能离开网络虚拟环境。通过网络给学习者营 215 所。随着物理学的发展,物理学科出现了许 多分支,和许多学科结合发展成为边缘科 学,而物理学本身就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它 与许多自然科学有密切的关系,也是工程技 术的基础。例如,化学、生物、天文、气象、 地理、电子信息科学以及各种工程技术等, 物理与他们都有非常密切、不可分割的联 系。在说到导体、全反射、激光时。适当的 说这些内容的好处。例如:光纤技术的应用, 澳大利亚保林公司。最近研制出一种光纤 秤,使用一根光纤和一个激光器可以给卡车 称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多媒 体计算机课后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辅助工 具。学生在互联网查找、处理信息的过程中, 所学到的知识、获取的信息将是传统教学模 式无法比拟的,学生的学习更能体现学习者 自主性,更有利于实现个性化。例如,由于 电磁学的快速进展和投人使用,电灯、电动 机、家用电器等新产品纷纷涌现,录像机上 用的录像带,计算机上用的磁盘,银行卡等, 都含有磁记录材料,人类社会的生活标准已 经大幅提升。由于核子物理学日益成熟,核 能发电不再是蓝图构想,但导致的安全问题 也使人们意识到地球的娇弱。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实施素质教 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 手段之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 源,改革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 学生探讨研究、实践、思考和讨论了综合应 用能力。引发拓展学生思维,让创新的翅膀 飞翔。充分开发和利用多媒体课程资源,将 继承传统与创新的统一。 参考文献: 【l】覃进文<浅谈物理电化教学媒体的组合>发 表在电子刊物‘中学物理教育)第十期上 【 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i哥等 教育出版社。2007-07-01 [3】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 法>(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作者简介: 史晋发(1965一),男,江苏苏州人,本科; 2012年在武汉发表了一篇论文,荣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