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平年、闰年的来历,记住各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2)能与生活联系起来,熟练地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2、技能目标:(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2)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其相关关系。 教学难点: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一份年历卡(1993——2004年)、计算器、作业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 (播放录像镜头)。提问:录像里面播放的是什么镜头?谁知道神州六号是什么时间飞上天空的? (学生回答问题)(PPT文档上显示:2005年10月12日9时整,万众瞩目的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搭乘两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他们环绕地球飞行77圈,历时115小时32分,
.
.
总行程325万公里;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52分,神舟六号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问学生:“当你们看到飞船成功飞上天空,心里面有什么感受?”
2、仔细看这段文字,里面有一些表示时间单位的词语,你们找到了吗?说说看。
3、时、分、秒是我们学过的用来表示较短时间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相对较长时间的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单位:年、月、日。(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大月和小月知识。
1、关于“年月日”,你们都知道哪些知识?能说说吗? (学生说,教师即出示板书)比如:一年有12个个月…
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不过有些知识还没有说出来,你们想不想知道?
2、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看到填表题。根据提供的1993年至2004年的年历,任意选择其中的3个年份,将各月的天数填入表格中,并用计算器算出全年的总天数。(四人小组合作完成,然后交流自己的发现)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计 ( )年 ( )年 ( )年 .
.
3、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发现了吗?每个月的天数是怎样的?
学生汇报自己的新发现:教师进行归纳整理:每一年的1、3、5、7、8、10、12月都是31天,也就是大月;每年的4、6、9、11月都是有30天,也就是小月;每年的2月份有28天或者29天。一年有365天或366天。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知道这几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就会知道这个月有多少天,所以,记住大月和小月还是挺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记住大月和小月呢?
让学生将交流汇报,并总结(可能有以下三条,以第一条和
第二条为主做介绍)
(1)拳头记忆法。第一步,让学生上来介绍;第二步,用电脑动画演示,大家一起跟着数,强调凸起来的地方都是大月;第三步,同桌同学互相数数看。
(2)歌诀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
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再把一天加!(读一读) (3)以7月为界。7个大月心中装,7前单月7后双。
5、游戏: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看看小朋友有没有记住大月、小月。请男生表示大月,女生表示小月,老师出示月份,是大月男生起立,是小月女生起立,看谁的反应既快又准确。 10月 3月 7月 8月 2月
老师:2月\"为什么大家都不站呢?(对啦,因为2月是个特
.
.
殊的月份,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二)探究平年和闰年知识
1、询问:想不想知道为什么2月的天数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为我们揭开这个奥秘吧(课件演示) 2、刚才我们看到了一年有平年和闰年之分,那我们怎样才知道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呢?下面请同学们从准备好的的年历的二月份出发,填写下表,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年份 2月份的天数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哪几年是闰年?每几年里有一个闰年?(学生汇报)引发思考:闰年的年份与4有什么关系?小组内讨论讨论。引导学生计算一组:
1993÷4、1993÷4、1995÷4、1996÷4
从而得出结论:公历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这一年一般就是闰年。 6、学生判断几个特殊年份:1949年是不是闰年?1997年呢?2008年呢?要求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并介绍这几个年份的大事(PPT) 7、某国王是1900年出生的,那么1900年是不是闰年?(用计算器
算一算)。
8、电脑出示万年历:1900年的2月份只有28天,质疑:这是怎么
回事?(PPT文档介绍,引出: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也就是说。整百年份的数,应该除以几?
.
.
得出结论: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时候,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9、现在,我们已经会判断平年和闰年了。那么谁知道,今年是什么年?全年多少天?明年呢?2004年后的第一个闰年是哪一年?闰年比平年多几天?多出的这一天放在哪个月呢?对啦,所以2月的天数不固定,平年只有28天,闰年就有29天。我们可以通过2月份的天数来判断这一年是平年和闰年,也可以通过全年的天数来判断平年、闰年。 三、巩固练习 (一)我来试试:
1、一年有( )个大月,( )个小月。
2、1980年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这一年的二月有( )天。
3、8月1日的前一天是( )月( )日;6月30日的后一天是( )月( )日。
4、小明在外婆家连续玩了6天,正好是两个月,这两个月分别是( )月和( )月。 (二)挑战自我:
下面的问题,你会做几题,就做几题:
1、我是( )年出生的,那一年是( )年,我出生的月份是( )月,那个月是( )月。
.
.
2、小明问妈妈今年几岁了,妈妈说:“我一直到2004年才只过了8个生日”。你知道她妈妈今年多少岁了吗? 答:是( )岁
3、2006年的1月1日是星期日,那么2006年的3月1日是星期( )。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初学了什么?你们都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遗憾吗?有人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是形容时间过得非常快,希望同学们珍惜今天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去掌握更多的本领。 课后反思:
年月日这一章节的知识概念较多,对于时空观念初步形成的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首相枯燥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色、声、光,调动学生的兴趣,网页课件里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动态的画面、视频等,让学生感受到了原来生活中的“年月日”里的知识充满了神奇和魅力。在不知不觉的思考和学习中掌握了本课的知识内容。
2、较好地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中,主动建构了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尤其是合作学习的练习题,学生在小组长的组织下顺利地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在汇报与交流中,学生不断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绽放。
.
.
3、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能说出来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出来的,教师充分组织学生去探索和发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发挥得比较好。
我认为不足之处有两点:
一是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较多,在一课时里完成,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高。
二是在解决本课的第二个问题,即:如何判断平年和闰年时,柯洋同学说:“老师,我知道可以用年份去除以4,如果没有余数,那么这一年就是闰年;如果有余数,则是平年。”说明学生在预习时已经超前学习了这一段知识,教师未能随机应变,二是仍然按照经教案走,显得教学机智不够。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