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天芳
西秀区宁谷镇林哨小学 贵州安顺 561000
摘 要:体育课程是小学阶段的重要科目,能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其体质,对其综合素养的提升具备重要意义。将合作学习运用于小学体育课程中,能够提升教学效率,推动课程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引言
体育课程的教学效率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部门加强了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力度,教师应改革优化教学效率,为学生提供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合作学习属于先进的教育模式,将其运用于体育课程中有利于提升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水平。
1.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计划性与约束性较强。教师依据教学计划来开展活动,打击了学生的锻炼热情,属于灌输式的教学活动。将合作学习引入体育课程中,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分组教学活动。在分组期间,教师还应关注同一小组是否存在相似的爱好,为良好合作学习的开展奠定基础。譬如在篮球比赛或者羽毛球比赛中,学生由于相似的爱好而积极投入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主动与队友沟通,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定期开展团队性质的体育比赛,譬如跳长绳、接力赛、拔河赛等。运用比赛的形式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充分意识到团队合作的意义。
2.小学体育教育过程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2.1合理划分小组
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中,划分小组非常重要,要求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包括学习兴趣、体育水平、学习基础等,确保小组划分的科学合理性。教师在小组划分中应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同时确保各个小组中的学生平均体育水平接近。
2.2科学布置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先进的学习模式,以合作为基础来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应结合体育课程的目标合理设置合作学习内容,在课程正式开展之前,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要求,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确保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具备独立性与关联性,有效减少了体育课程内容的冗长问题。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模式期间,应当更新教育理念,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当小组划分结束后,教师应为学生布置科学的学习任务,确保每个学员都能投入合作学习中。在体育任务布置期间,教师应注重难度的是异性,避免难度过大或者过小。在任务布置时还需要关注团队协作性,鼓励学生积极投入体育课程的合作学习中。
2.3加强对学生合作引导
体育教学的合作学习模式以团队为单位来开展,团队的和谐性非常关键。团建活动能够增强团队内部的稳定性,有效降低了团队内部之间的冲突发生率。体育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对团队的综合素养要求较高,体育教师在划分团队时,必须关注参考多个要素。在队长选择时,尽量选择能力较强的学生。为了使每位学员在团队中发挥作用。教师应鼓励各个学员提出不同的意见,同时都有各人的职责。但学生具备责任意识后,能够促进团队的有序运转。体育教师在合作学习指导中,必须良好的协调能力,具备高度的责任
122 ·2020年03期
感。有些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容易遇到挫折。同时,学生之间的知识能力具有差异性,自控能力也不同,某些学生属于独生子女性格,过于独立自私。难以与其他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不利于合作学习的有序开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给予学生指导,使学生积极投入于体育学习中,从而培养学生勇敢坚强的优秀品质。体育教师在合作学习模式中并非教学主体,而是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应注重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合作学习中,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并非放任不管课程活动,而是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合作动态,及时解决学生在合作期间遇到的难点,从而提升合作学习效率。
2.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了使小学生树立团队意识,教师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的体育活动必须坚持积极向上的理念,逐渐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了解团队协作的意义。教师也可以将团队合作融入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团队合作的积极影响,在今后的课程学习中也能适应团队合作活动。
2.5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
对于体育课程而言,合作学习的概念是学生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目标。教师应将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落实于体育课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通常情况下,教师应关注下列几点:整个体育教学活动应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鼓励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体育合作的目标包括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体育意识等,这些目标贯穿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课程讲解期间,教师应积极创设多元化的趣味性教学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茁壮成长;体育教学中开展的活动,应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求学生具备基础的体育经验与知识储备。教师不能过于追求教学目标,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正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之前,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当前的体育技术情况。应该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及时给予学生建设性意见。教师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参与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目的性较强,通过合作学习活动来使每位学生积极投入体育课程中,有利于营造活泼生动的体育氛围,提升学生的体育课程参与热情。
3.结束语
在体育课程开展期间,教师的引导非常关键,能确保合作学习的有序进行。体育教师必须基于人文关怀,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开展针对性较强的训练活动,运用合作教学模式来教授体育技巧,使学生爱上体育课堂,从而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孙晓峰.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文理导航, 2018(2):79-79.
[2]许恒. 促合作,共进步——小学体育教学的合作教学[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 v.15(5):186.
[3]高凤太, 陈琛. 合作探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明日风尚, 2018(4):370-3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