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抵帆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来源:抵帆知识网
课改纵横教改前沿

浅谈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江苏仪征市都会小学(211400)

张桂琴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总是伴随着良好的情感体验。《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倡导:“我们不能假设孩子们都非常清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自觉地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数学,也不能单纯依赖教师或家长的权威去迫使孩子们这样做,事实上,我们更需要做的是让孩子们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当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强烈而又稳定的兴趣后,他就会对数学表现出特别的关注、大胆的探索,并兴致勃勃地去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

基于此,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成了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本文拟对该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进行学习愿景教育兴趣有三个层次:有趣、乐趣和志趣。当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其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结合起来的时候,他的兴趣才会由有趣、乐趣发展成志趣。志趣是认识兴趣的高级水平,具有更大的自觉性和方向性,也有着更大的推动力,推动着学生积极探索、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形成志趣,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向学生介绍古往今来一些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等)为实现崇高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故事,使他们认识到学好数学的目的和重要性,从小树立远大志向,脚踏实地地学好数学。激励学生以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意志去学习数学,这将会让数学的兴趣之花深深扎根于他们人生理想的土壤之中。

2.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明确了学习数学的目的和意义容易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既要强调学好数学的社会意义,也要强调学好数学对个体的价值;同时也要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学生的具体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一个个小的成功,树立起能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激励他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去学习数学,以此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

3.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好数学的动机。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作用及其具有的社会意义。把抽象的数学问题间接地与实际需要联系起来,让学生用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持久稳定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不能直接用已有的知识处理,但可以间接用已有知识处理的情境。《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可以把死板的而抽象的东西可以转化为生动而形象的东西。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非。”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学习数学是通过观察、感知、操作、思维等心理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把静态的数学概念动态化,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

目:“小梅有2顶不同的帽子、4件不同的上衣、3条不同的裤子。小梅想从中取出1顶帽子、1件上衣、1条裤子,配成一套装束,这样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装束?”首先让学生通过画表格一一列举的方法解答,再用动画演示出各种不同的装束。

兴趣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培养师生感情

“亲其师则信其道。”当学生对他的老师有了好感,往往就会对老师所教的课程感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学。重视师生之间的交往,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瑞安斯研究表明,有激励作用、生动活泼、富于想象并热心于自己的学科的教师,其教学工作较为成功,学生的行为更富于建设性。教师具有了精湛的教学技巧,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实验、巧设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形成期待心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问等促使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状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贴学生、关心学生,及时表扬学生思维闪现出的每一个火花,像爱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呵护学生纯洁而又幼小的心灵,赢得学生的尊敬。

2.教师要有一定的师爱。“学高为师,德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具有高尚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其次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所教的学科,要具有同情心、正义感和集体荣誉感。教师热爱学生,就要去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信任学生,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积极的方面把鼓励和批评结合起来,将表扬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批评中要带有鼓励,即多表扬少批评,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当教师的情感灌注在教学内容中,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更好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3.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生命力量杜威说:“教育的目的在于促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教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学生在社会给定的空间与条件下,充分利用外部条件以达到自身潜能的最大发展。“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一切。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用一种平常心态去欣赏他,不断寻找他身上的优点;学生犯错时,冷静旁观,委婉地、不露痕迹地‘送一轮智慧的明月’去照亮他们的心灵;用大爱的胸怀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冯建军《做阳光教师,感受职业幸福》)

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助于其生命充分生成的情境,把学生的生命力量激发出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教师要发扬主导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增强自主性,在自我不断超越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一般数学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81

2008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