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年级工作计划

来源:抵帆知识网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课本第76页例2、例3,课本第76页“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题,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掌握了“倍”知识,为今后利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3、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投影仪、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

  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同学们认识,它就是小狗菲菲。这节课,我们的新朋友菲菲将和同学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同学们愿意吗?

  2、学生活动。

  师:上课前,老师请一些学生上来。

  师叫3个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个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个)

  第二排有几个3?(2个3)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象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1)教学3倍

  带着学生摆圆片。

  第一行摆2个圆片。

  学生边摆边说:第一行有个圆片。

  再在第二行摆6个圆片,(2个2个地摆)。

  边摆边说:第二行有个2。

  师:我们就说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3个2也可以说成2的3倍。

  (2)用同样的方法教学2倍、5倍、1倍。

  (3)让学生观察、比较前面摆的圆片,在小组中讨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该怎样想?

  学生讨论后,每组请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分两步思考:一是先看第一行的几个?二是看第二行有几个第一行的数量,就是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2、巩固“倍”的概念。

  判断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学生解答时,教师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1)

  (2)

  3、教学例3。

  (1)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一行有2个圆片,第二行有3个2,那么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

  (2)师:如果只告诉我们第一行有2个圆片,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那么第二行有几个2?同学们会摆吗?下面,同学们自己动手摆摆看。

  (3)小组讨论:要求第二行有几个圆片,应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

  (4)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课本第76页:“做一做”练习。

  先让让学生弄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地操作学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列式计算。

  2、课本第78页第1题。

  学生练习时,多举一些实例,结合操作学具,让学生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道理。

  3、小组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倍的知识?

  四、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